各学院(部):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办思政〔2025〕184号)文件精神,我校决定开展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校内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及参评条件
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省通知文件(附件1)。
二、申报要求与限额
(一)本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我校限额3项。
(二)本次申报可选择“单本”或“全册”两种申报类型,不受理系列教材申报。全册教材(相同书名的上下册、1-N 册)可选择“全册”申报类型,也可选择“单本”申报类型。若选择“全册”类型申报,须所有单册全部符合申报和质量要求,且为同一主编,申报时占用一个名额。选择“全册”类型申报的教材,若“单本”教材未达到入选标准,则“全册”不能入选。
(三)原则上申报教材的第一主编(作者)应为我校教师。同一主编、副主编或第一作者编写的名称或内容基本相同的教材只能申报一项。对于同时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或研究生教育的教材,须择一申报,不得重复申报。
(四)申报单位党组织应加强对教材和申报材料的政治把关,并在申报材料上加盖印章。
(五)马工程重点教材不参与省级初评,由出版单位、编写单位会同第一首席专家(第一主编)直接向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全国评审委员会提交申报材料。
(六)各教学单位要严把政治关、意识形态关、科学关、学术关,强化改革创新导向,突出实践应用效果,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在限额内遴选推荐。评选通知发布前已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含公示阶段)、省级规划教材,获得省级或高校教材建设相关奖项的教材,优先考虑。
三、申报材料
(一)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申报推荐评审表(附件2,一式五份)。
(二)所有教材编写人员(作者)政治审查表(附件3,一式三份,由作者所属单位校级党委出具,并加盖校级党委公章。应对所有编写人员的政治思想、价值取向、师德师风等情况进行审查和说明,确保作者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正确,无师德师风问题,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编写成员分属不同单位者,应分别出具意见)。
(三)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附件4,一式三份,教材出版单位对申报教材的编校质量自查后,按要求提供图书编校质量自查结果记录表,并加盖出版社公章,全册教材的不同分册以不同文件分别提交)。
(四)思想性、学术性评鉴意见(附件5,一式三份,由教育部相关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或学科专业内知名专家3人分别出具,需实名签字,并留下联系方式。评价人不得是本教材的编者或作者)。
(五)教材使用情况证明材料(一式三份,教材出版单位提供教材主要使用高校名单及使用情况证明材料,并加盖公章)。
(六)版权信息截图及CIP数据查询截图(一式三份,版权页截图,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查询截图,如CIP数据中无“教材”字样的,须再提交内容提要或前言或后记中可以证明本书为教材的相关内容截图,样例见附件6。)
(七)其他材料(可选提供,其他佐证材料,限两份以内)。
(八)教材样书(三份)。
(九)请各申报人将以上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用档案袋封装,推荐评审表首页复印后张贴于档案袋上。原则上一书一袋,确有2个及以上档案袋者,需标明序号。
(十)各学院(部)根据申报情况,按照推荐顺序填写“河南省教材等级评定暨第二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推荐汇总表(附件7)”。加盖单位公章的推荐汇总表及其他申报材料,请务必于2025年7月9日上午12点前,报送至综合楼903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kczx907@126.com。由于时间紧急,逾期不再受理。
注:所有申报材料须以学院为单位提交,不接收个人申报。
后续学校将组织推荐评审,通过学校推荐的教材,须严格按教育厅文件中相关材料要求进行系统填报并准备报送材料。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李蔻 电话:0371-62509059
教务处 课程中心
2025年7月7日